常识网本站登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闸北

  • 爱国将领蔡廷锴 宁可弹尽卒尽,也不与日本共存

    导语:1月28日夜,日本悍然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向全国发出通电 1月28日夜,日本悍然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
    十九路军全军官兵在广大群众的鼓舞、支援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坚守阵地,不断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

    2017-04-29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8 ℃ 0
  • 揭秘一·二八事变起因 女间谍让上海掉入陷阱

    导语:台风刚过,一切又恢复炎夏模式。上海虹口与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交叉路口,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横跨溪流的桥不到50米。如果不是两侧装 台风刚过,一切又恢复炎夏模式。上海虹口与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交叉路口,一条溪流蜿蜒而过,横跨溪流的桥不到50米。如果不是两侧装上的黑色围栏,以及当中黑底红色的几个字,或许没多少人会注意到这座车来车往的“八字桥”。
    然而,83年前,这里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节点。1932年1月28日夜11时30分,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一部从四川北路西侧突然........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23 ℃ 0
  • 最帅气的抗日名将蒋光鼐 重创日军使其四易主帅

    导语:抗战初期,有一名国军上将,率部重创日军使其九次增兵四易主帅,大振国人雄威,使国内外舆论为之哗然。这位赫赫威名的抗日名将,就是时任国 抗战初期,有一名国军上将,率部重创日军使其九次增兵四易主帅,大振国人雄威,使国内外舆论为之哗然。这位赫赫威名的抗日名将,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总指挥的蒋光鼐。其时,十九路军孤军奋战的顽强精神受到上海民众及全国人民的拥戴。上海街头出现了十九路军抗日火柴、光鼐牌香烟;著名画家蒋兆和在火线上为蒋光鼐、蔡廷锴所画的油画肖像,被大量印刷、到处张贴,高举在游行声援........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4 ℃ 0
  • 一二八事变序幕 蒋光鼐打响了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导语:蒋光鼐简介
    如果你走在78年前的上海街头,你一定会去买蒋光鼐牌香烟,因为那是抗日爱国的象征。你还可以看到四处悬挂的蒋光鼐肖像,这是画 蒋光鼐简介
    如果你走在78年前的上海街头,你一定会去买蒋光鼐牌香烟,因为那是抗日爱国的象征。你还可以看到四处悬挂的蒋光鼐肖像,这是画家蒋兆于1932年在“淞沪抗战”前线为他绘制的油画。当年,那幅油画被印刷成数万张,沿街张贴。
    在这张画像的背面印着蒋光鼐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大战开始,他与第19军军长蔡廷锴暨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力保疆土,誓死为国,鏖战月余........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1 ℃ 0
  • 一二八事变前的外交尝试 忍让未见效被迫应战

    导语: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国军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十九路军的领袖是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 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国军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十九路军的领袖是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付日军挑衅。
    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战略意图做了错误的判断,将日本掩护伪满洲国建立的“假战争”行为,误判为日军将“占领南京,控制长江流域”(见蒋介石《第二期抵抗方案》),认为战火将迅速扩展至全国,“中国重要各地亦随时均有重大危险........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0 ℃ 0
  • 一二八事变幕后的疑问 为何十九路军驻防上海?

    导语:一·二八事变发生时,驻京沪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1931年5月,胡汉民派、孙科派、汪精卫派、桂系等反蒋派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反蒋,与 一·二八事变发生时,驻京沪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1931年5月,胡汉民派、孙科派、汪精卫派、桂系等反蒋派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反蒋,与南京政府对峙,史称宁粤对峙。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令“将讨粤和剿共计划,悉行停缓”,并派人与粤方谈判。宁粤谈判中粤系为安全提出由粤籍人士陈铭枢担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1931年9月30日蒋介石通电同意,陈铭枢........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0 ℃ 0
  • 外媒眼中淞沪会战 日不宣而战 死者堆积如矮墙

    导语:“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用书籍征服了日本;而现在,日本却用坦克和大炮来答礼。”卢沟桥事变后第四天,英国记者贝特兰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到达 “一千五百年前,中国用书籍征服了日本;而现在,日本却用坦克和大炮来答礼。”卢沟桥事变后第四天,英国记者贝特兰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到达北京采访。卢沟桥事变后,大批外国记者来到中国,争相报道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战争。美国记者勃鲁司以日记的形式记下1937年的上海战事,并起名为《上海不宣之战》。此书收入刚刚出版的“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丛书。........

    2017-04-28 游戏王 战史风云 17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